<address id="xvtrn"></address>

        <form id="xvtrn"><nobr id="xvtrn"><meter id="xvtrn"></meter></nobr></form><address id="xvtrn"></address><form id="xvtrn"><nobr id="xvtrn"><progress id="xvtrn"></progress></nobr></form>

        主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主辦:中國出版協會年鑒工作委員會

        首頁>>年鑒研究>>國外年鑒研究

        西方年鑒的起源與發展

        點擊數:308542011-01-23 00:00:00 來源: 年鑒網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西方關于年鑒研究資料的梳理,介紹了Almanac、Yearbook、 Annual、Factbook等各種西方年鑒最初的緣起以及后來各自發展的歷史,特別是在當代互聯網新形勢下所面臨的改革及其整體命運。著重分析了各種西方年鑒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特色。文內提供了一些以前我國關于國外年鑒介紹研究所沒有涉及到的信息和資料。

        關鍵詞: 西方年鑒;發展歷史;特點


        對于西方年鑒發展歷史的研究,國內已有數篇報告,并提出一些觀點。年鑒起源于西方,因其最初產生的背景、途徑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存在多種樣式,且每種年鑒使用的“年鑒”專名也不同。作為“年度資料信息工具書”,這些年鑒今天在西方國家雖已趨向同合,但在各自服務領域、讀者對象和分工方面,仍存在著一些區別。本文試在這些報告基礎上,并結合西方世界年鑒研究資料及相關報道,逐一闡述每種年鑒在西方國家的發展簡況以及西方人對年鑒的看法。

        “年鑒”在西方稱謂多樣,《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共列出三種:Almanac、Yearbook、 Annual, 不是十分完備,應增補Factbook,此外還有一些工具書如《簡氏》(Jane’s)系列年鑒,雖沒用“年鑒”專名,也屬于年鑒。在西方圖書館的圖書分類上,這些年鑒和大百科全書、詞典等被列為一類,算作工具書。西方人習慣稱它們為便覽手冊( handbooks),或者指南(guide books)和參考書(reference books)。除上述年鑒之外,西方國家還有Chronicle、Timeline等,內容多屬于大事記,雖然和上述年鑒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或作為年鑒中的一個章節,或獨立成書,但不專門為年鑒服務。


        總體來說,西方年鑒出現于中世紀,發展于16-17世紀,在18世紀早期向現代年鑒轉變,并于18世紀中后期起逐漸定型;從國家和地區來說,它們的發展始終隨著西方文明中心的轉移而前進,最初起源于歐洲古羅馬、古希臘帝國,發展于英、美兩國,并且這兩個國家也是現當代世界年鑒的發展中心。從年鑒類型上來說,幾種年鑒以Almanac、Yearbook發展歷史最久,流行范圍最廣,影響最大,是西方大眾(general-interest)年鑒的主要形式。

        下面就上述幾種年鑒在西方的起源和發展作一個簡略介紹。

        一、Almanac、Yearbook的發展

        (一)Almanac簡史

        Almanac(以下簡稱AL )來自中古阿拉伯語al-manakh,后者在現代阿拉伯語里的意思是“天氣”。但這個詞最初從何而來不能確定,現代西方人認為其最早可能來自古希臘語或者古埃及語,但傾向于來自阿拉伯語的比較占上風,因為這個詞在古阿拉伯語中使用的佐證比較多。對于這個詞的最初詞義西方也有爭論,有人認為它是古希臘語“almenichiakon(日歷)”的意思,也有人根據古代阿拉伯“manah(估算)”、古埃及語“almenichiata”(天體超自然的統治者)等來推演它的本義。al-manakh13世紀傳入英語后有三種拼法,即:almanack、almanach、almanac ,前兩個詞是英語早期的寫法,在現代英語中不常用。


        AL最初為一種歷書,它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巴比倫的天文學,當時人們利用行星活動周期表來推算月亮和行星活動的規律。由于天文學的出現,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區出現了歷書,目前發現最早的歷書是公元前13世紀古埃及拉美西斯王朝時期的歷書 ,現存大英博物館]。這些歷書除記載日歷外,還記載其他內容,如古埃及和古希臘的歷書(Greek Calendars)有節慶日、吉日、忌日等內容,古羅馬的年表(Fasti)有法定貿易日和非法定貿易日等。

        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Ptolemy,約90~168)認為天體運動可以引起季節、氣候等變化,并且這些變化可以被預測,自此,歐洲人不僅利用天體運動預測天氣,還用它來預測國家、政治和個人命運等,從而產生了占星術。上述這些內容都為后來的歐洲歷書AL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托勒密關于天體運動的學術被后來中世紀阿拉伯天文學家所接受,現在已知最早的以“al-manakh”命名的歷書是西班牙穆斯林天文學家、數學家查爾卡利(1029-1087)(al’Zarqali,西方人稱為Arzachel)于1087年編纂的《查爾卡利天歷》The Almanac of Azarqueil),這部天歷提供了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在108810924年間的每天位置及其他相關內容的表格,這部天歷的拉丁語本和改編本分別于12世紀和13世紀在歐洲出現。自AL這種歷書形式出現以后,歐洲人在12~14世紀斷斷續續編纂了一些AL,這個階段是歐洲AL的開始時期,它發展速度緩慢,總共只出現幾部。也正是從這個階段開始,AL出現了讖言和占星術的內容,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期,此間Solomon Jarchus 1150年出版了歐洲第一本帶有占星術內容的AL。15世紀印刷術傳到歐洲后, AL發展步伐加快,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關于第一部印刷版的AL有兩說:一說認為是奧地利天文學家、數學家Georg vonPurbach1423-61)于1450年出版的,另一說認為是德國人Gutenberg1457年編纂的,但不管是誰,他們的AL都要比印刷本《圣經》早,并且至少早8年。此后,德國人Regio-Montanus1474年編纂的一部AL以不同版本形式在歐洲連續出版了好幾個世紀,1497年,一部從法國人Richard Pynson翻譯過來的《牧羊人歷書》(Sheepheard’s  Kalendar)稱為第一本英語印刷歷書。

        16世紀后半期開始,英國人編纂AL開始增多,但這些AL無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與過去的AL相差無幾,沒有發生什么重大的變革。到17世紀,AL成為英國最暢銷書之一,僅次于當時的《圣經》。據 1907年德國出版的《梅耶大辭典  :  16世紀開始,歐洲的年鑒才逐年出版。從 17世紀起,才在天文氣象資料之外加上各種情況報道”。AL此時期從歷書向年鑒演變,到17世紀中期左右,英國每年能出版40萬冊AL,并且有些AL能夠做到逐年出版,比如當時有一個人叫做Richard Allestree,他編纂的AL比較受歡迎,連續從1617年出版到1643年共計26年時間,此間大多數AL都是由英國書商公司(Stationer’s Company)印制出版的。歐洲17世紀出版的較為著名的AL有:法國《列日年鑒》(Almanach Liegeoi,1639)、英國《窮人羅賓年鑒》(Poor Robin’s Almanack,1663~1776,為當時英國最受歡迎年鑒)、英國《老摩爾年鑒》(Old Moore’s Almanack,1697)。1639年,美國(時為英國殖民地)第一本年鑒《1639年新英格蘭年鑒》(An Almanac for New England for the Year 1639)在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出版。哈佛學院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AL年度出版中心,當時這個中心擁有7位編輯,出版了很多年鑒。

        17世紀中后期至18世紀中期,AL在歐洲和美國產生了重大變化,這個變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1)隨著西方科學的發展,AL當中那些迷信和聳人聽聞的糟粕開始減少,其中有一部分AL 演變為后來專業的天文年表(ephemeris),內中天文數據計算準確,排列細致嚴謹。(2)另一部分AL開始發展成為通俗讀物,它們不僅提供天象和氣象方面的信息,也增加一些有趣的民間讀物內容。增加趣味性是此時期通俗AL的普遍現象之一,比如上文提到的《窮人羅賓年鑒》是一個出版商假借“窮人羅賓”、“火燒島騎士”之名出版,它是早期帶有詼諧、輕松風格的年鑒之一,這部年鑒模仿占星術語氣所說的話讓人感到詼諧好笑。當時這樣增加趣味性的AL還有很多,由此AL開始向現代綜合性年鑒轉變。

        18世紀中期起,AL出版中心由歐洲和英國轉移到了美國,這一時期,美國出版了一些具有現代年鑒意義的AL,其中較著名的AL1725~1775年間出版的《天文日記與年鑒》(Astronomical Diary and Almanack),此間美國有些同類年鑒都仿效它,其中本杰明·富蘭克林在1732~1757年出版的《窮人理查德年鑒》(Poor Richard's Almanack)是這些AL中最暢銷的年鑒。富蘭克林因受到英國《窮羅賓年鑒》的啟發,給自己年鑒起了一個理查德·桑德斯的假名(因此叫做窮人“理查德” ),并借用理查德之名在其年鑒中提出一些帶有哲學意味的格言,這些妙語實用、智慧并令人欣悅。

        此一時期美國的AL一掃之前歐洲年鑒的舊面容,成為百姓真正喜愛的通俗讀物。這種大眾版的AL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信息資料,如道德規范、家庭醫療指南、多門類的統計數據、節假紀念日、甚至還有笑話、小說、詩歌等方面的內容。農民通過AL不僅掌握每天的日期、合理選擇農時安排生產,同時還可以欣賞到許多既能增加知識又能讓人愉悅的讀物。在那個書籍稀少的時代,AL已成為他們最喜愛的通俗讀物,這方面當屬本杰明·富蘭克林《窮人理查德年鑒》改革得最成功。這一時期美國出版了很多AL,其中本杰明·富蘭克林的兄弟詹姆士·富蘭克林還出版過《羅德島年鑒》(the Rhode Island Almanac,1728),這些年鑒中出版時間最長的是羅伯特·托馬斯(Robert Bailey Thomas)編纂的《老農夫年鑒》(The Old Farmer’sAlmanac[k]),該年鑒從1792年問世后一直出版到今天,歷時兩百多年。在此之后,AL繼續擴充內容,不斷增加統計和其他信息資料,并且做到內容可靠,查閱方便,到19世紀以后,現代年鑒版的AL正式形成了,其中著名的有:《世界年鑒》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1868年出版時為小冊子,1876年???;1886年復刊至今,銷售量為全世界年鑒之最)、《查信息請用年鑒》(Information Please Almanac,1947年創刊,1999年更名為《時代信息年鑒》(Time Almanac with Information Please))、《讀者文摘年鑒》(Reader’s Digest Almanac,1965年創刊)、《紐約時代年鑒》The New York Times Almanac,1991年創刊,其前身為《寰宇年鑒》(Universal Almanac)。美國AL創新編纂模式很快在歐洲推廣,如英國的《惠特克年鑒》(Whitaker's Almanack,1868)在其擴充信息量后,被譽為英國最好的年鑒和一部微型百科全書,收錄的內容包括世界各國基本情況和各科科學知識,其關于英聯邦國家的統計資料特別豐富。

        18世紀中期以后,歐美國家有些專攻天文的AL注重科學,擯棄迷信與粗制濫造,出版了許多優秀的天文專業年鑒,其重要代表有1767年英國創立的《大不列顛航海天文年鑒》(British Nautical Almanac),到20世紀時,又出現英國的《土地測量員的天文年鑒》The Star Almanac for Land Surveyors,1950,美國、英國合編的《航空天文年鑒》(The Air Almanac,1937創刊,1997年后分為英、美兩國分冊)、《天文年鑒》The Astronomical Almanac,1981年創刊,其前身為1852年創刊的《航海天文年鑒》(The Nautical Almanac and Astronomical Ephemeris)。

        今天美國的AL更加多樣,除綜合性的AL以外,還涌現出很多其他專業性的AL,它們涉及到體育、藝術、衛生保健、美國少數族裔、地區等許多領域,同時也出現了針對兒童的AL。關于美國早期AL發展史可以查閱米爾頓·德雷克(Milton Drake)于1962年編制的2卷本《美國的年鑒》(Almanacs of the United States)。

        (二)Yearbook簡史

        Yearbook(以下簡稱YB)比AL發展的歷史要短,它最早出現在13世紀。YB這個詞也有一個來歷,它最初的形式為“Year Book”,“年”和“書”是分開寫的。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學院“歷史判案匯編”電腦數據庫專供法律人士網上查閱,其卷首說:“The Year Books是中世紀英國判案匯編,它最早可追溯到大約1268年,最晚在1535年,以印刷本出現”。同時還指出,所有早期的‘Year Books’都是手稿本,它們通過法律專業人士數十年,常常是幾個世紀的流轉后才最終制成印刷本。查閱該數據庫目錄,發現有的“Year Book”匯編的是一年判案錄,有的是幾年的判案錄。這些判案錄通常由當時法院首席書記員用拉丁語或盎格魯諾曼語所編,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在提到這些匯編時,用的是“Year Book”。美國《語源詞典》說“yearbook” 作為一個詞形出現,最初是在1588年,本義是year +book,是報告當年法庭所有案件的年度目錄書,中文翻譯成“年度匯編” 可能更貼切一些。直到1710年,YB才出現現代年鑒的含義:記載上年度大事和統計資料的工具書。YB18世紀至19世紀歐洲的發展歷史不詳, YB在美國興盛于19世紀,此時耶魯大學于1806年出版了全美國第一本YB,這部YB類似于學生畢業紀念冊;1845年,第一本中學高中畢業班YB出版。這些早期學校的YB含有畢業班學生寫的短文、詩歌以及對學校生活、畢業和未來生活的一些留念和感嘆,以后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學校YB逐漸出現了學生照片。1926年,YB在美國英語中第一次出現“畢業班紀念相冊”的義項,為YB美國百姓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從20世紀40年代起,美國學校開始設置YB編制課程。由于當代美國學校YB印刷市場很大,有很多印刷廠積極參加競爭,他們或派代表到學校,或在互聯網安裝YB編制程序,幫助學生設計制作年鑒,為YB在美國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學校YB后來流行到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但這些國家學校的YB在內容和編排上都與美國有一些不同。此外,美國海軍、教堂等一些組織都編有YB。今天美國的YB可以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者多個國家的情況,也可以反映某一個行業或科目的情況。YB大多為專業年鑒或是地方綜合性年鑒,它覆蓋到社會各個層面和學科。

        當今最著名的綜合性YB是英國的《政治家年鑒》(The Statesman's Yearbook),該年鑒于1864年創刊后一直出版至今,內容側重世界各國政治和歷史等諸多方面情況。其統計數據、回溯性資料和參考書目比較豐富。在所介紹的一百幾十個國家中,側重美國、英國、加拿大和英聯邦成員國以及中、俄、日、法等大國,而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資料則比較簡略。

        (三)AlmanacYearbook的比較

        從年度信息和資料工具書的角度來說,今天美國的ALYB在其反映的內容和領域、表現形式、出版周期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處,難分彼此。但是今天美、英等英語國家仍分別用ALYB兩個書名來出版年鑒,甚至有些地方或組織一年同時出版相同領域和行業的兩種不同版本的ALYB,如美國華盛頓州2008年分別出版兩種不同名稱的《華盛頓州年鑒》,一本叫做Washington State Almanac,另外一本叫做Washington State Yearbook,美國愛貓者協會(Cat FanciersAssociation)也分別以ALYB名稱出版兩本年鑒,其前者是《愛貓人年鑒》(Cat FanciersAlmanac),后者是《愛貓協會年鑒》(CFA Yearbook),由此看出ALYB的確有不一樣的地方,比較起來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讀者對象不同。AL針對的讀者是以農民和城市平民為主的普通大眾,其年鑒內容具有生活實用性,科普、新聞、娛樂性,通俗性,是一部大眾便覽手冊。YB主要為各行專業人士服務,內容大多含有專業性,因此YB大多為專業或地區年鑒,綜合性的帶有百科全書性質的YB比較少。

        2.內容時限不同。AL由歷書演化而來,其資料回溯性比較強,時間上下限不定,既可以反映去年和歷史上的事情,如《美國黑人年鑒》(The AFRO-American Almanac)跨越了美國黑人包括從黑奴貿易、民權運動到當代美國黑人發展的整個歷史;也可以預報今年或今年以后的事情,如美國《老農夫年鑒》(The Old Farmer's Almanac)提供了未來一年時裝、食物、家庭裝飾、技術以及生活的流行趨勢,天文專業的AL更是提供未來一年的天象活動規律。而YB一般只能反映上年度發生的事情,提供上年度各種數據。

        3.體例版式不同。AL內容表現形式基本以表格、圖表為主,文字敘述大都為條目體,信息呈現“多、繁、碎”的特點,索引(index)細致,開本通常為32開,便于攜帶。YB大多是文章體和條目體相結合,內容整齊劃一。

        4.出版周期要求。YB逐年出版,周而往復。絕大多數AL按年度出版,但也有一些AL可能幾年為一期,其內容可涵蓋未來幾年;現代有些AL是雙月刊,如美國愛貓者協會出版的《愛貓者年鑒》。

        二、Annual、Factbook和其他年鑒的發展

        ALYB是現代西方年鑒的主要形式,此外,歐美國家其他文字載體當中也有一些書刊,因具有年度資料信息工具書性質,而被納入年鑒范疇。這些載體從廣義上來說不一定是年鑒,不完全具備年鑒特有性質,但在某些特征點上又和年鑒暗合,因此它們當中有一部分書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就具備了年鑒功能。這些和年鑒功能相似的載體有Annual、Factbook等,其中Annual反映的年鑒內容往往帶有評述性質, Factbook更傾向于提供客觀信息和概況介紹。

        (一)Annual簡史

        通過互聯網搜索西方年鑒,發現以Annual(以下簡稱AN)為名的年鑒不是很多。作為詞來講,AN沒有AL、YBFactbook等詞意思單一,它有很多個義項,做形容詞時意思為“一年一度的”,做名詞時主要有3個義項:“一年生植物”、“年刊”、“年鑒”,AN這個詞和Annals(以下簡稱AS)有一定的關聯,AS3個義項,分別是“通年史”、 “年報”、“ 學科年刊”。中文有的時候也把AS翻譯成“年鑒”。美國《詞源詞典》說英語的ANAS都是從古拉丁語“annus(一年)”演變過來的,前者后來演變為形容詞,后者演變為名詞。

        說到AN作為年鑒,首先得弄清楚AS的發展史。

        AS作為一種“通年史”或“年報”,早期與我國編年體史書《春秋》、《左傳》、

        《資治通鑒》相同:按年度發展順序記錄編排歷史事件,西方也把這種體例的工具書稱作chronicles。AS作為編年體工具書在西方開始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當時古羅馬大祭司把當年一些重要事件如官員姓名、戰爭、日食、月蝕等以表格形式記錄下來,擺在官邸外向公眾展示,就是AS最初的起源,這種形式一直持續了100多年。到公元前150年左右,有一位叫做P. Mucius Scaevola 的大祭司取消了這種做法,而改以書籍形式出版。在他出版的80AS中,記載了從早期羅馬帝國到他那個年代各個帝王時代的傳說和重大事件,這些傳說和事件不一定符合歷史原貌,有的是后人改編過的,有的純屬子虛烏有,但他的這種AS紀年表形式很快被后來史官們所采用,這些史官在編輯紀年表時,改變了記事方法,不僅保持了史實的真實性,還擴大了事件的記錄范圍。中世紀(公元4761453年)時,天主教中有一些禮拜日要根據復活節(Easter)在具體年份里的時間而作出適當的日程安排,當時羅馬教堂就設計了一些表格,規定復活節等禮拜日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個世紀中的具體日期。他們把制作的復活節表制成一種很薄的小冊子,在每個年度之間保留了很大的間隔空隙,于是有些修道士就在每個空隙里簡短地填上了當年發生的一些大事。到7世紀底,愛爾蘭人開始編輯這些記錄,并以AS之名出版,如《四位大師志》(Annals of the Four Masters)、《阿爾斯特志》(the Annals of Ulster)、《威爾士志》(Annals of Wales)等,都是以編年體形式,按照一年一年順序編排下來的,這些AS當中所記事件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亞瑟王(King Arthur,6世紀)時代。到9世紀,這些志書變為一種常見出版物,記載同時代所發生的歷史事件,開始具備了年鑒功能。

        18世紀,AS發生了很大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1)所記載的文獻范圍擴大,(2)其中有些AS紀年形式變得比較松散。此間出現了以AN為名的著名年鑒,如《世界大事件年鑒》(The Annual Register)從1758年在英國問世后一直出版至今,其記事方式以文章體為主,向讀者展示過去一年世界范圍內每一國家或地區所發生的主要事件與發展趨勢,涉及經濟、社會、科學與文化等多方面內容。其條目或文章由相關領域專家撰寫,寫作風格始終新穎而透徹,遠遠勝過同領域內的大多數參考書?!妒澜绱笫履觇b》從2005年起改由美國出版。此外還有專業的《海軍年鑒》(The Naval Annual,1886年創刊,后幾經易名,1992年??┑?。今天的AN還有《美國參考書年鑒》(American Reference Books Annual)、美國《外科年鑒》(Surgery Annual)等。誠如前述,以AN為名的年鑒不是很多,這其中AN還可作為年終總結,變成一種專門用來記載評述音樂、體育、大腕明星、玩具、連環漫畫冊的年終期刊,也可以是企業公司的年度財務報告等。

        19世紀以后,AS所記文獻范圍更加廣闊,形式也更加多樣化,除一部分仍保持過去的編年體史書形式以外,大多改為月刊或季刊。這些刊物主要流行在醫藥、數學、物理、電子等自然科學或政治、社會、歷史等社會學科領域。

        1921年,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ebvre)和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創辦了《經濟社會史年鑒》(Annales d′histoireéconomique et sociale),該出版物雖名叫年鑒,但實際是一部學術期刊,每年發行6期,發行月份不固定。創辦者認為歷史學不應該像傳統歷史學家認為的那樣,僅僅是一門政治史、軍事史,而要主動同其他社會科學甚至是自然科學專家進行合作,運用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地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方法解釋歷史,主張跨學科研究。后來人們以該雜志為標志,稱這一史學新學派為法國年鑒學派(Annales School)?!督洕鐣纺觇b》隨后幾經易名,到1994年改為《年鑒:歷史學,社會學》(Annals.Histoire,Sciences Sociale)至今,它對世界各國的史學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些AS學術刊物在世界學術范圍內享有極高聲譽,其中有一部分期刊中文名稱翻譯為“記事”,如《IEEE計算機史記事》(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1979年創刊,季刊,為電氣和計算機界的領頭雜志)、《美國政治與社會科學院紀事》(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889年創刊,雙月刊)等。  

        (二)Factbook簡史

        英美國家年鑒中也有以factbook命名的,factbook在英語中似乎是一個新的合成詞,拆分開來,“fact”意為“客觀真實的信息(information presented as objectively real)”,“book”是“書”,合成后的詞在一般英語詞典中找不到,但口語常用,有一部詞典解釋它為“含有某個特定學科或領域信息的書籍?!?/span>美國《詞源詞典》說它屬于“參考書(reference book)”和“年鑒(yearbook)”一類,是一種出現較晚的年鑒樣式,大約在19世紀后期問世。從詞的演變角度看,factbook可能是從book of facts、fact book 一路發展下來的,并且這3種形式的詞(組)同時被當今美國的工具書或期刊用為書刊名稱,這些書刊中有的書籍只是單行本,有的逐年出版,有的按月或其他時間出版,后兩種版本的factbook內容時出時新,其中英美書評常常用yearbook、almanac來描述、指稱年度出版的factbook。下面介紹幾部用“factbook”等3個詞(組)命名的年鑒。

        book of facts美國《世界年鑒》(The World Almanac)幾易書名,初創時為《世界年鑒》,1894年改名為《世界年鑒及百科全書》(The World Almanac and Encyclopedia),1923年后改為現名《世界年鑒及信息工具書》(The World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以“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命名的年鑒還有“《克拉克肯塔基州年鑒》(Clark’s Kentucky Almanac and Book of facts)”,以“Book of  Facts命名的年鑒有《威斯康星州摩托車安全年鑒》(Wisconsin Motorcycle Safety Book of Facts)。

        fact book目前以“fact book”命名的美國年鑒也有很多,如,美國農業部出版的《農業年鑒》(Agricultural Fact Book)是一部介紹美國農業、糧食和農業部本身等各個有關農業方面信息的年鑒。美國有很多大學也編有fact book,這些fact book 是介紹一所大學基本概況、教師學生情況以及學校各種費用的年鑒。

        factbook以“factbook”命名的年鑒當首推美國中央情報局編輯出版的《中情局世界信息年鑒》(The CIA World Factbook,國內也有翻譯成《世界概況》、《CIA世界實況》等),該書是美國政府對世界250個國家和地區一種資訊概評性質的年鑒,內容涉及到地理、人民、政府、交通、經濟、通訊、軍事、國際局勢等,每年出版一卷。其機密版創辦于1962年,為中情局內部所用;非機密版于1971年創刊,1975年為公開版。1994年該年鑒同時實行網絡版,2008年紙質版???,現改為網絡版,每兩個星期更新一次,資料信息豐富,是了解當前各國情況和世界局勢不可缺少的資料工具書。其中的兒童版非常有趣,內容之涉及美國本土知識,可為中國創建兒童版年鑒所借鑒。

        (三)其他年鑒簡介

        歐美國家還有一些年鑒沒有使用上述任何一種“年鑒”標題,這其中最著名的當推英國的《簡氏》系列年鑒。簡氏咨詢集團(Jane’s Information Group)由其創始人簡·T.佛瑞德(Fred T.jane)于1898年在英國創建。簡本人最初是一個船艦繪圖愛好者,對船艦知識癡迷,隨后編纂出版了《世界戰艦》年鑒,以后他的簡氏咨詢集團又增加了多個軍事知識部門?,F在的簡氏咨訊集團共出版年鑒版、期刊版、網絡在線版、游戲版4類出版物,主要涵蓋防衛、安全、交通、法律實施四方面世界信息情報。其出版的年鑒包含軍事通信年鑒、光電系列年鑒、鐵路年鑒、城市交通系統年鑒、C4I(指揮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計算機Computer、情報Intelligence)系列年鑒、雷達與電子戰系列年鑒、飛機年鑒、戰略武器系列年鑒、戰艦年鑒等。

        除此之外,聞名世界的《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也是一部沒有使用“年鑒”之名的年鑒。該書1955年于英國創刊,一年出版一卷,內容包括人類所創極限和自然界之最。其創始人休·比弗爵士(Sir Hugh Beaver)是吉尼斯釀酒廠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1951年5月4日這天,他在愛爾蘭一條河邊參加鄉村狩獵會,其間與人爭論什么樣的鳥是歐洲最快的獵鳥,爭論不休,最終查書索證未果,于是萌發了編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的念頭。他找來孿生兄弟諾里斯·麥克沃特(Norris McWhirter)和羅斯·麥克沃特(Ross McWhirter)承擔編輯工作,于是一炮走紅,變為當年英國暢銷書之一。

        這些年鑒還包括英國《人物年鑒》(Who’s who,1849年創刊并出版至今)、《美國文化人物年鑒》(Who’s who in American Art,1899年創刊并出版至今)等系列人物年鑒。

        三、 互聯網時代的西方年鑒

        自1990年后計算機互聯網向全世界公眾開放以來,人類社會從此邁進了一個嶄新的信息化交流時代?;ヂ摼W浩如煙海的信息和簡便快捷的檢索手段,對年檢等傳統信息工具書無疑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年鑒在這樣一條信息高速公路上還能以原有的速度繼續向前奔跑嗎?

        1997年12月,美國《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舊式年鑒在互聯網時代繁榮興盛》的文章,對西方年鑒在早期網絡時代的繁榮現象及其原因進行了描述:

        1、年鑒信息豐富,價格便宜,依舊為讀者所愛。文章指出,年鑒,特別是像《世界年鑒》、《查信息請用年鑒》等大眾年鑒含有海量信息,備受孩子和成人喜愛。文章作者曾走訪一所小學,那里的圖書管理員說,每年新的《世界年鑒》一到學校,孩子們總是愛不釋手,直到翻破書頁為止,他們總喜歡在書中查閱一些瑣碎的小知識。大眾年鑒每本售價平均不到11美元,價格便宜,且大多在11月底集中上市,因此被人們當做圣誕和新年禮物贈送親友。美國市場,每年售出兩百萬冊大眾年鑒,其中《世界年鑒》銷售約120萬冊,這些年鑒有70%是在年底節日期間售出的,因此它們總是排在這一期間十大非小說類圖書銷售排行榜上。

        2、年鑒成本低廉,銷售市場巨大,受到出版商青睞。年鑒每年有很多內容數據可重復印刷,不必支付知名作家巨額稿費,因此它的印刷出版成本較低。在記者撰寫該文同年,有許多出版商爭相編輯出版新年鑒,其中出版的《華爾街雜志年鑒》、《紐約時報年鑒》利用自身報刊知名身份和優勢,將新鮮血液注入到所編年鑒中,一反傳統年鑒只墨守歷史和過去信息的模式,而嘗試向讀者提供未來可預測的信息。

        3、作為信息載體,年鑒可以挑戰互聯網。年鑒出版商們對于新出現的互聯網并不表示擔心,他們認為,公眾可以從年鑒上更快、更輕松地找到一個精準信息,而在互聯網上搜索一則信息,往往要翻遍多個網頁,進行拉網式地排查,這對信息使用者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但是也有一些年鑒出版商準備充分利用互聯網,他們投資百萬美

        【作者:楊永成

        (Top) 返回頁面頂端
        18禁男女羞羞无遮挡免费网站
        <address id="xvtrn"></address>

              <form id="xvtrn"><nobr id="xvtrn"><meter id="xvtrn"></meter></nobr></form><address id="xvtrn"></address><form id="xvtrn"><nobr id="xvtrn"><progress id="xvtrn"></progress></nobr></form>